欢迎您来到今日会东!

鱼坝村

2021-05-05 观看2432 次

鱼坝滩

鱼坝滩,一个位于金沙江畔宁静而美好的村子,隶属于会东县老君滩乡鱼坝村。鱼坝村坐落于大窑山脚下,其东之地为云南托布卡镇树桔村田尾巴组,其南有山名为小地脑脑,其北之山名为姜家大垮山。

因百余年前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大窑山的山体表面产生了一条上窄下宽的大沟壑,如同巨龙一般纵踞于大窑山的中间,将鱼坝滩一分为二,人称为大窑湾。每当有大雨降临,大量的泥沙便会被冲刷至山脚下,以扇形散开,随着岁月的沉淀,这些泥沙就堆积形成了现在鱼坝滩这片土地。

由于村子形成初,隔岸望之,沿江的沙滩像一条鱼一样,鱼坝滩因此而得名。

村民们的房屋沿着大窑山脚而建,高低错落,几棵挺拔的大树矗立其间,透露出这个村子的宁静。这里的房屋大多都是以泥石和木材建造而成,看起来简单却实用。不过也有不少房屋是以砖瓦、水泥砌成。房屋结构由一面围墙、一间正房以及两侧厢房构成,正房和围墙相对,分别位于西面与东面,两间厢房位于南北两面。正房用于人的起居,而两侧厢房可用于堆放杂物或者饲养牲口。这个村里只有一条公路,蜿蜒曲折,连贯红军渡码头到村庄,其余交通道路都是蜿蜒曲折的狭窄山路被茂盛的草木遮蔽。因为地处金沙江边,所以土质沙化,常年干旱,勤劳智慧的鱼坝村民开垦出一片片梯田来种植庄稼。村民的农作物以红薯、玉米为主,也有少量其他经济作物,例如青花椒、芒果、柑橘等。生活在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几乎都是自给自足,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鱼坝村悬崖上的致富路

鱼坝村村位于会东县东南面150公里的大山深处,波涛汹涌的金沙江环绕于南、三面临崖。公路建成前,村民想要进出村庄,仅有的1条沿山势修建的羊肠小道到邻近的四方井村小米地,需要手脚并用并花费3个多小时,稍微上点年纪的花费时间更长,直下8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出行条件极为艰险,人员伤亡、物资损失等意外时有发生。

不通公路成为鱼坝村发展的最大障碍,村民只能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勉强温饱,遇到干旱年份更是青黄不接。“走了一辈子的盘山小路,总想着能够有条公路通进村里。”世居鱼坝的村民们表达着这似乎遥不可及梦想。

鱼坝村是凉山州典型极度贫困村,修公路,成了摆脱贫困的燃眉之急。借助脱贫攻坚的机遇,2016年,各方面协调资金210万元,耗时9个月,在悬崖上新凿开9.8公里的道路连接新田6组,首次改变了多年以来鱼坝村村民人背马驮走山间小道的历史。由于公路悬挂在金沙江边的悬崖上,加之山体破碎,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如果没有鱼坝村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和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愚公精神,简直不敢想象这条路能够修成功。

2016年至2017年8月,对老君滩乡政府至新田村6组公路进行加宽,协调资金1700余万元,完成了鱼坝村至乡政府这条全长33.5公里的通村路硬化建设,这是会东县最长的通村路,从金沙江边至乡政府,爬升高度1600米,沿途有回头弯33个,当地群众称之为“33道拐”,这条盘山路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一条民心路、致富路,公路通了,村里的特产运得出去,外面的物资运得进来,鱼坝村村民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产业抱团发展 “红+绿”点亮致富路—会东县老君滩乡鱼坝村脱贫攻坚纪实

旱地无收,几丝惆怅。

花椒引领,满地飘香。

鱼坝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海拔680—1300米,

解放前,鱼坝作为川滇交界处的食盐集散地,金沙江两岸客商络绎不绝,经济繁荣。改革开放后,鱼坝受制于交通、水源等因素,曾经的繁荣不复存在,成为了一个被干旱、贫瘠的烙印深深印刻的地方。

2016年底鱼坝村顺利通过省州验收,49户贫困户、181人如期脱贫。2019年,全村产值达67万元,村集体收入8000元/年,人均纯收入9120元,这个偏远小山村逐步恢复昔日川滇交汇处的繁荣。

红色引擎,驱动脱贫攻坚“冲锋号”

“巧渡鱼坝滩”是刻在鱼坝村老一辈人心中的红色记忆。1935年5月,红九军团将士巧渡鱼坝滩,发动汪家坪战斗击溃敌军,开仓分盐放粮,成功策应中央红军顺利渡江,成为鱼坝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2016年前,金沙江畔的鱼坝村,却是全州极度贫困村之一,不仅无路,水资源更是严重匮乏,“一亩地,九分旱”,完全靠天吃饭,有些少雨的年份甚至颗粒无收。无产业支撑,无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百姓极度贫困的状态。

红色基因传承的土壤,决不能就这样贫困下去。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后,鱼坝村因时而动、顺时而为,精准把握脱贫攻坚的时代步调,把产业脱贫、产业富民作为主抓手,高举红色精神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担当实干,走上鱼坝产业致富路。

产业筑基,夯实致富奔康“硬实力”

种下“青花椒”,守住“钱口袋”

脱贫攻坚后,鱼坝以基础设施建设抓手、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按照“村有产业依托、户有致富渠道”的整体发展布局,着力突出地域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采用“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流转1278亩土地,发展青花椒特色种植业,吸引60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种植青花椒,吸纳本村46位村民在青花椒种植基地务工,每年农民可领取土地承包费、青花椒种植管理费、挂果采摘费预计约达580万。

走进花椒地里,尽管天气炎热,村民却都在浇水、除草,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说除了务工和土地流转费的收入,更让他们喜不自胜的是有了新出路。“以前靠天吃饭,天气不好点,别说人,连猪吃的都找不到,现在种了青花椒好得多了,去年我家收入了一万元,想不到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村民周金顺说道。

入股“船只”,拓宽“致富路”

鱼坝滩码头是鱼坝对外的连接枢纽,鱼坝着力突出优势,利用码头,做好亲水文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找到新渠道。

2020年4月,鱼坝滩100吨级码头开工建设,与金水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发展水上交通运输业,鱼坝村通过自筹+补助方式,出资60万元购买“过江1号”船只60%股份,原鱼坝村支书王堂富说,“这次入股船只,村民都很支持、很积极,家家1000元,就连86户贫困户(含原新田村贫困户)都很干脆。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户增收,发展村集体经济,政府还给予补助,补助资金达26.3万元。”

未来三年,鱼坝村保底分红达30万元,三年后按实际盈利额分配,提取10%分红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收入每年将保底增加3万元,每户贫困户能保底增加收入2053元,每户非贫困户能保底增加收入1026.5元,为鱼坝村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希望。

三大行动,破除精神贫困“旧桎梏”

“精神贫困”是脱贫攻坚路上最难过的坎、最难爬的坡。以三大行动为主线,从思想上斩断“穷根”,不仅为鱼坝贫困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更厚植鱼坝村红色精神沃土,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基层党建领航行动

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主线,确立了“强支部、聚民心、重基础、优产业,继承红色文化”的工作思路。定期召开“党建月会”、“主题党日活动”,设置党建专栏,张贴扶贫政策、典型故事等10余期,引导广大群众学理论、学经验、学榜样,调动主动脱贫热情,构建主体广泛参与的氛围。深入脱贫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党群连心·四同一会”10期,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切实帮助解决群众急难问题140余个。

阵地建设强化行动

夯实基层党建“主阵地”,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实施鱼坝村“雪亮工程”,确保村级组织活动有阵地、党员活动有场所。全面完成村级建制调整工作,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实现“一肩挑”,3名党员干部调整到位。深入开展“能人治村”工程,先后发展党员42名,培养村级后备力量3人。搭建学习平台,组织10余名农村党员到福建等地学习农村产业发展经验,为农村党员“充电”,以学习提高脱贫攻坚本领,以巧干、智干、实干换取脱贫成果。

文化素质提能行动

2014年以前,鱼坝全村受教育程度不高,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有4人,初中文化的有53人。脱贫攻坚以来,坚持“扶贫与扶志”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教育扶贫、强化控辍保学、用好农民夜校等方式,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水平,全村适龄学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率达100%。统筹帮扶资金1.6万元,资助8名贫困大学生,现已培养出大学生10人,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利用州级“49+1”工程50万元的极度贫困村扶贫资金修建民俗文化坝子3个,卫生室、幼教点各1个,现适龄幼儿已全部入园。举办种养殖培训30余期,培训600余人次,通过专家理论指导和现场演示,为贫困群众授技能、增本领领,提振脱贫信心。

日新月异,激发美好生活“新希望”

如今,走进鱼坝村,沿途道路平坦宽阔,纵横交错;屋舍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地里青花椒生机勃勃。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椒海”寄托着鱼坝人的致富希望。

“泥泞小路”变“致富大道”

以前,进出鱼坝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悬附在峭壁上,极其狭窄险峻,稍有不慎,就会直接掉入滚滚的金沙江。但这样的路,当地群众岁岁年年、月月日日,走了不知道多少遍。孩子上学需要步行上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乡政府所在地,交通不便导致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赶集难,帮扶项目建设进场难、推进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前,脚下没有一寸可供车辆通行的路。到了雨季天,徒步行走都困难重重。”鱼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兴彬说道。

2015年鱼坝村完成10.1公里通社入户道路修建项目,2016年通过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完成了17.45公里的通村公路新建工程,使村民摆脱了人背马驼的日子。“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这穷乡僻壤会通公路。”吃尽交通不便苦头的村民们感触万千的说道。

“旱地荒山”变“金山银山”

站在树桔渡口俯瞰鱼坝村,蜿蜒的公路贯穿全境,山头坡尾,土质肥沃,流水潺潺。而以前,这里是另外一番景象:旱季,山顶光秃秃,山下水井枯;涝季,一雨就成河,肥土往外流。

“水在江中流、人在岸上愁”,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鱼坝村的发展,加之水利工程少,村民生活饮水难,能用上方便清洁卫生的水,是鱼坝村几代人的殷殷期盼。灌溉用水难,无法开展高效农业生产,农作物产量低下,“种一大片,收一小筐”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长期以来的真实写照。据村内的一名老干部回忆,“有一年种植玉米15亩,收获1300斤,都算是‘丰收年’了”。

2015年开始,先后投入245万元启动实施了覆盖鱼坝全村的引水工程,采用架设管道、修建沟渠、蓄水池等方式解决用水难问题,引用吴家坪水源点,新建安全饮用水工程11公里、太阳能提灌站1座建成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鱼坝村1000余亩、200余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当一股碗口粗的江水哗哗流向这片干涸已久的土地,标志着鱼坝村缺少水源点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一片片旱地荒山一天天绿了起来,大地写满绿意;一户户村民挣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

过去,鱼坝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产业支撑,村民普遍缺乏发展意识和市场观念,无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发展特色产业,坚定走产业扶贫道路,是鱼坝的不二选择。而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受思想观念、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及易陷入“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模式,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又不易实现自我脱贫。

充分利用内外资源,为农户谋划特色“产业抱团”发展思路。采用“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流转1278亩土地,种植青花椒、芒果,实现群众增收67万元。不断在实践中深化探索群众增收渠道,2018年采取林下套种模式,在青花椒下套种小米椒60余亩,帮助农民增收了10万余元。鱼坝村周金兰提起村里的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满脸笑容地说道,“孩子去年考上大学,需要一个笔记本电脑学习用,以前哪里敢想这些高级的东西啊,现在发展着产业,腰包鼓了,有了底气,立马就答应。”

“抱团”产业发展模式,给鱼坝村带来了发展机遇,让荒山披上绿装,让村民走上产业脱贫好路子。

“金沙水拍云崖暖”,在脱贫攻坚春风的吹拂下,在鱼坝村这片红色的土壤上,当地干群用实干加巧干的精神,演绎着一个个和天斗与地争的感人故事,奏响因红军精神而红、因青花椒产业而绿的脱贫乐曲,描绘一幅幅勤劳致富奔康的精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