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今日会东!

跟我学讲普通话丨【学理论】《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一百六十七】

2024-04-22 观看340 次

首图.png

这里是由会东发布推出的《跟我学讲普通话》栏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是《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的第一百六十七节。我是今天的领学主播曾圆媛,在今天的学习中有以下词语,受本地方言影响比较容易读错,请大家特别注意,现在我带领大家先认识这些词语。

1.png

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大家一起跟我来朗读吧。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城市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比如,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就业岗位和吸纳城市人口。同时,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增加了居民收入,才能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反过来又能促进经济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人为大搞“造城运动”。目前,城市盲目建大马路、建大广场现象初步得到遏制,但新一轮新城新区建设热潮再起,有的地方一圈地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甚至几千平方公里。有材料反映,全国各类城市新区规划总面积多达七万三千平方公里,而现有城市建成区只有四万九千平方公里,这样一个扩张规模显然是脱离实际的。我看对相关部门和地区要提前打招呼、提个醒。

再比如,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如果城市只要地、不要人,占用了农地,而人口却融不进来,建成的住房、基础设施等就会闲置,不可能有合理的投资回报,还会损害农业发展。城市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是各种城市功能集聚的平台,城市人口是由各类不同职业的人口构成的。如果一个城市只要高素质人才,只要白领,不要蓝领,城市社会结构就会失衡,有些城市功能就无法有效发挥,甚至导致城市无法正常运行。

还比如,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如果一个城市过度集中产业、过分拓展功能,人口就会过度集聚,就会占用更多农田和生态用地。一旦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水资源承载力,就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或者从其他地方调水。当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时,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污染就必然加重。

城市发展规律不限于这些,我只是列举了最有针对性的几条。我们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国际经验表明,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能否形成符合当地实际、体现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城市发展全局。我们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二〇一四——二〇二〇年)》 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欢迎您留言与我们互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学习服务。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编辑|冯正梅

09dd8b91344774f4a9b2fef1b7df33c.png